
期刊简介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原《实用儿科临床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是以儿科临床与基础研究为主要报道内容的儿科学类核心期刊。本刊为儿科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精品科技期刊,被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Quick全文资料管理系统(FTME)、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波兰《哥白尼文摘》、W 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 PRIM)、美国《乌利希斯期刊指南》等国内外数十家权威数据库收录。本刊以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国内外儿科医疗、科研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新进展,促进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辟有述评、专家论坛、学术争鸣、热点、论著、小儿神经基础与临床、中西医结合、实验研究、儿童保健、误诊分析、药物与临床、综述、小儿外科、病例报告、临床应用研究、儿科查房、标准•方案•指南、指南解读、国际期刊快通道、医学人文等栏目。以各级医院儿科医务工作者,各高等医学院校、科研院所儿科医教研人员,各级图书馆(室)、科技情报研究院(所)研究人员等为读者对象。欢迎广大儿科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科教研人员踊跃投稿。本刊为半月刊,A4开本,80页,无光铜版纸印刷,每月5日、20日出版。CN 10-1070/R,ISSN 2095-428X,CODEN SELZBJ,Dewey #:618.92。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36 - 102,国外邮发代号:SM1763。可通过全国各地邮局订阅,也可与本刊编辑部直接联系订阅邮购。国内定价:10.00元/期,240.00元/年;国外定价:10.00美元/期,240.00美元/年。欲浏览本刊或有投稿意向,请登录本刊网站(http://www.zhsyeklczz.com),网站提供免费全文下载。联系地址:453003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601号新乡医学院《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部。联系电话:0373 -3029144,0373 -3831456;传真:0373-3029144;电子信箱 syqk@ chinajournal.net.cn。请优先登录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网站(http://www.medline.org.cn)首页的“稿件远程管理系统”投稿。
卫健委新评审政策,速览!
时间:2025-04-17 17:25:44
随着医疗卫生领域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健委)持续更新和优化评审政策,确保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最新的评审政策涵盖了从医院等级评审到医务人员资质认定、医疗设备管理等多个方面,旨在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医院等级评审是衡量医院综合实力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根据最新政策,医院等级评审不仅关注医院的硬件设施和服务量,更加重视服务质量和患者安全。评审标准中增加了对医院信息化建设、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考核,鼓励医院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此外,评审过程中引入了第三方评价机构,提高了评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在医务人员资质认定方面,新的评审政策强调了继续教育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为了适应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医护人员需定期参加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以保持其专业知识的更新和技能的提升。同时,职业道德也被纳入评审的重要内容,强调医护人员应以患者为中心,遵守医德医风,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
医疗设备管理也是最新评审政策中的一个重点领域。为了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和有效性,新政策要求医院必须建立严格的设备采购、使用和维护制度。特别是对于大型医疗设备,如CT、MRI等,不仅要进行定期的性能检测和维护,还要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患者的安全。
除了上述方面,卫健委的新评审政策还特别关注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为了缩小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差距,新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措施,包括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资金投入、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慢性病管理等。这些措施旨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让更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推动医疗大数据应用和健康信息化建设方面,新评审政策也给予了高度重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病历、远程医疗、智能诊断等新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实践。新政策鼓励医院加快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分析提高诊疗效率和精准度,为患者提供更为便捷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最新评审政策全面覆盖了医疗卫生领域的各个方面,从医院等级评审到医院管理和医务人员资质认定,再到医疗设备管理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提升,无不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对医疗质量的严格要求。这些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创新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不断提升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整体水平,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