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原《实用儿科临床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是以儿科临床与基础研究为主要报道内容的儿科学类核心期刊。本刊为儿科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精品科技期刊,被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Quick全文资料管理系统(FTME)、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波兰《哥白尼文摘》、W 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 PRIM)、美国《乌利希斯期刊指南》等国内外数十家权威数据库收录。本刊以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国内外儿科医疗、科研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新进展,促进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辟有述评、专家论坛、学术争鸣、热点、论著、小儿神经基础与临床、中西医结合、实验研究、儿童保健、误诊分析、药物与临床、综述、小儿外科、病例报告、临床应用研究、儿科查房、标准•方案•指南、指南解读、国际期刊快通道、医学人文等栏目。以各级医院儿科医务工作者,各高等医学院校、科研院所儿科医教研人员,各级图书馆(室)、科技情报研究院(所)研究人员等为读者对象。欢迎广大儿科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科教研人员踊跃投稿。本刊为半月刊,A4开本,80页,无光铜版纸印刷,每月5日、20日出版。CN 10-1070/R,ISSN 2095-428X,CODEN SELZBJ,Dewey #:618.92。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36 - 102,国外邮发代号:SM1763。可通过全国各地邮局订阅,也可与本刊编辑部直接联系订阅邮购。国内定价:10.00元/期,240.00元/年;国外定价:10.00美元/期,240.00美元/年。欲浏览本刊或有投稿意向,请登录本刊网站(http://www.zhsyeklczz.com),网站提供免费全文下载。联系地址:453003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601号新乡医学院《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部。联系电话:0373 -3029144,0373 -3831456;传真:0373-3029144;电子信箱 syqk@ chinajournal.net.cn。请优先登录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网站(http://www.medline.org.cn)首页的“稿件远程管理系统”投稿。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428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1070/R

邮发代号: 36-102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82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428X
  • 国内刊号:10-1070/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年第12期文章
  • 儿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预防隔离

    广州市儿童医院是自2003年初开始收治儿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截止5月10日先后收治SARS患儿38例,均治愈出院.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当,参与救治工作的医务人员,无1例感染,取得一些预防控制儿童SARS的实践经验.......

    作者:苏嬿莉 刊期: 2003- 12

  • 儿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诊治

    2002年11月广东地区流行一种不明原因的肺炎,这种肺炎病情发展迅速,具有明显传染性,抗生素治疗无效,部分患者预后严重.经广东地区医学专家讨论,命名为非典型肺炎.此后非典型肺炎相继在香港地区和其他国家陆续报道,并受到医学界严密关注.临床及病原学科技工作者进行大量的研究,对此病的认识不断深入,致病原也逐步明朗.由于此病极易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WHO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

    作者:曾华松 刊期: 2003- 12

  • 儿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儿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在临床上应与一些小儿常见呼吸道疾病鉴别.2003年1~5月份我院收治85例疑似儿童SARS患儿,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确诊38例,排除47例.所排除病例中有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等.现把儿童SARS鉴别诊断分述如下.......

    作者:叶启慈 刊期: 2003- 12

  • 儿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今年初我国广东首先报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infectiveatypicalpneumonia,简称IAP),后世界卫生组织定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简称SARS).它是通过近距离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在家庭和医院有显著的聚集现象[1].小儿SARS患者临床影像表现有一定特点.影像学检查对其诊断和判断病情、评估预后......

    作者:刘立炜;刘鸿圣;罗源利 刊期: 2003- 12

  • 香港、北京、广州三地儿科专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研讨会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作为一种新的疾病于2002年冬、2003年春在世界大约30多个国家及地区爆发流行,儿童也未能幸免.但SARS患儿具有与成人SARS患者不同的特点.为更好地了解SARS在我国儿童中的发病特点及诊疗情况,2003年6月10日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组长杨永弘教授倡议,由来自香港、广州和北京的主要诊治单位的专......

    作者:曾华松;邓力;沈叙庄 刊期: 2003- 12

  • 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断及治疗

    目的评价检测结肠传输时间对诊断小儿慢传输型便秘的价值,探讨聚乙二醇4000(PEG4000)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便秘组46例,健康对照组32例.应用简化的不透X线标志物法,测定两组结肠传输时间(CTT)和分段结肠传输时间,包括右半结肠传输时间(RCTT)、左半结肠传输时间(LCTT)和直肠乙状结肠传输时间(RSTT).给予全CTT延长的便秘患儿早晚2次口服PEG4000(0.25~......

    作者:杨敏;王宝西;冯哲;赵刚;杨辅直;李伟生;钟汝玲;王茂贵 刊期: 2003- 12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发病机制及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肺炎免疫发病机制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对656例有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血清抗MP-IgM和咽拭子MP-DNA-PCR检测,同时对59例肺炎患儿进行血清IgG、IgM、总补体活性(CH50)、补体C3和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测定.结果MP肺炎组CIC阳性率为48.5%(16/33);非MP肺炎组阳性率为11.5%(3/26),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P......

    作者:杨莉;李海浪;李丽 刊期: 2003- 12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酶活性的变化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心肌酶及其同工酶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HIE患儿,根据新生儿HIE临床分度标准分为轻、中、重3组,均于生后3d内采静脉血2ml,8h内检测血清心肌酶及其同工酶.根据有无后遗症分为正常组和预后不良组.结果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CK-MB)在重度组与轻度组和对照组之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

    作者:朱风华;李树军;朱凤莲 刊期: 2003- 12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浆及脑脊液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变化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浆及脑脊液(CSF)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变化,探讨PAF在HI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于急性期和恢复期分别采集患儿血浆和CSF,采用生物活性法检测血浆及CSF中PAF水平,并分析其与脑损伤和1minApgar评分的关系.结果1.HIE患儿急性期CSF中PA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1),且与病情轻重呈明显正相关(r=0.65P<0.01);急性期......

    作者:郑帼;徐英美 刊期: 2003- 12

  • 儿童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扩增及细胞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外周血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细胞)可行性,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方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联合应用CD3单抗、干扰素(IFN-γ)及白细胞介素2(IL-2)体外诱导CIK细胞,分析其表型特征、增殖特性和细胞毒作用,并与淋巴因子活化性杀伤细胞(LAK细胞)进行比较.结果扩增后表达CD3+CD56+细胞明显增多,至28d时达36.8%,与LAK细胞相比,CIK......

    作者:王文红;傅翠梅;孙湘兰;缪竞诚 刊期: 2003-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