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原《实用儿科临床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是以儿科临床与基础研究为主要报道内容的儿科学类核心期刊。本刊为儿科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精品科技期刊,被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Quick全文资料管理系统(FTME)、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波兰《哥白尼文摘》、W 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 PRIM)、美国《乌利希斯期刊指南》等国内外数十家权威数据库收录。本刊以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国内外儿科医疗、科研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新进展,促进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辟有述评、专家论坛、学术争鸣、热点、论著、小儿神经基础与临床、中西医结合、实验研究、儿童保健、误诊分析、药物与临床、综述、小儿外科、病例报告、临床应用研究、儿科查房、标准•方案•指南、指南解读、国际期刊快通道、医学人文等栏目。以各级医院儿科医务工作者,各高等医学院校、科研院所儿科医教研人员,各级图书馆(室)、科技情报研究院(所)研究人员等为读者对象。欢迎广大儿科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科教研人员踊跃投稿。本刊为半月刊,A4开本,80页,无光铜版纸印刷,每月5日、20日出版。CN 10-1070/R,ISSN 2095-428X,CODEN SELZBJ,Dewey #:618.92。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36 - 102,国外邮发代号:SM1763。可通过全国各地邮局订阅,也可与本刊编辑部直接联系订阅邮购。国内定价:10.00元/期,240.00元/年;国外定价:10.00美元/期,240.00美元/年。欲浏览本刊或有投稿意向,请登录本刊网站(http://www.zhsyeklczz.com),网站提供免费全文下载。联系地址:453003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601号新乡医学院《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部。联系电话:0373 -3029144,0373 -3831456;传真:0373-3029144;电子信箱 syqk@ chinajournal.net.cn。请优先登录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网站(http://www.medline.org.cn)首页的“稿件远程管理系统”投稿。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428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1070/R

邮发代号: 36-102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82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428X
  • 国内刊号:10-1070/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年第5期文章
  • 儿童狼疮性肾炎治疗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未知病因的自身疫性疾病,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多克隆B细胞活化和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沉积为主要发病机制.其病变可累及全身各组织和器官,狼疮性肾炎(1upusnephritis,LN)是SLE的重要并发症,已成为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常见类型之一.预后与病理及有无间质累及等因素有关[1],LN患儿若能争取及早肾活检,了解病理类型......

    作者:何威逊;郭桂梅 刊期: 2005- 05

  •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早期诊断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全身性多系统损害同时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不明,一般认为是由遗传、环境和性激素等多因素相互作用引发机体免疫系统紊乱所致.本症好发于青春期和育龄女性,准确发病率和患病率尚不清楚,估计<15岁儿童SLE发病率为0.04~0.06/1万[1],患病率为0.4~25.0/1万,以亚洲地区女童发病较高[2].我科近10年确诊SLE92例,平均每年新诊断5~8例......

    作者:姚勇 刊期: 2005- 05

  • 系统性红斑狼疮实验室检查研究进展

    近10年来,由于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的迅猛发展,风湿病学的实验室检查亦有质的飞跃.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代表的风湿性疾病一个重要特征是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特别是抗核抗体,一些系统性风湿病有其各自标志性抗体.应用先进的实验手段研究和检测这些标志性抗体,一度成为风湿病学界临床实验的热点,为临床工作者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有力的武器.......

    作者:王元 刊期: 2005- 05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肾外临床表现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可累及皮肤、黏膜、关节、心血管、肺、血液、消化道、肝脏、肾脏、浆膜等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其中1/4~2/3SLE患者出现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表现[1,2].一般而言,狼疮性肾炎患者由于出现水肿、血尿、蛋白尿等表现易引起重视,诊断并不困难,而以肾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SLE病例临床表现十......

    作者:易著文;何庆南 刊期: 2005- 05

  •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不同时期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特异性组织抑制物及核转录因子κB表达变化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及其抑制剂基质金属蛋白酶特异性组织抑制物(TIMP-1)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患儿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细胞外基质降解在B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同时进行肺组织核转录因子(NF-кB)活性研究,阐明MMP-9转录机制的调控.方法收集我院新生儿病房死亡患儿尸检肺组织标本共29例,分别行肺组织病理染色、MMP-9、TIMP-1和NF-κ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根据临床......

    作者:容志惠;常立文;钱莉玲;李文斌 刊期: 2005- 05

  •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诊断和治疗,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20例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并随访.结果临床表现多样化,急性期胸部X线片有助于诊断.口服泼尼松、静滴甲泼松龙治疗本病有效.结论胸部X光对本病诊断有帮助,痰液或胃液检查找到含铁血黄素细胞有助于确诊.使用激素宜足量,足疗程,无效可予免疫抑制剂,并使用铁螯合剂(去铁敏).......

    作者:覃肇源;丘小汕;沈振宇;柯志勇 刊期: 2005- 05

  • 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成酶在免疫性血管炎致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在免疫性血管炎致动脉粥样硬化(AS)中的作用.方法4周龄雄性大耳兔24只分为3组.A组:基础饲料喂养对照组8只;B组:胆固醇喂饲组8只;C组:10%牛血清清蛋白注射并喂饲胆固醇饲料8只.实验满4周,A、B、C3组分别取心脏做主动脉组织病理学检查,主动脉血管弹力纤维染色及NOS组织化学染色,测血清NO和血浆血管内皮素(ET)含量.结果B组出现轻度AS......

    作者:李小鸥;康闽;王宏伟;施虹;韦卫中 刊期: 2005- 05

  • 黄芪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硒及免疫功能影响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VM)患儿血硒(Se)水平、T细胞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水平影响.方法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VM患儿42例,观察治疗前后血Se、T细胞亚群及白细胞介素-1(IL-1)、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Se水平明显提高(P<0.01),IL-1、IL-6及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1).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

    作者:董湘玉;倪倩;沈阳 刊期: 2005- 05

  •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并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的临床特点

    目的研究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CHD)并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E)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本院收治婴幼儿CHD并EFE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3166例CHD中21例(0.66%)并EFE,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5例,房间隔缺损(ASD)6例,室间隔缺损(VSD)6例,PDA+VSD1例,ASD+VSD2例,法洛四联症1例.临床有不同程度心力衰竭,多......

    作者:钟家蓉;王燕;李岚;田杰;钱永如 刊期: 2005- 05

  • 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培养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败血症患儿50例为实验组,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败血症确诊组和疑似败血症组,实验组均分别在诊断败血症后24h内和24h后取静脉血检测CRP、IL-6、TNF-α,并在使用抗生素前查血培养加药敏.选择同期无感染征象的新生儿1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在日龄3~6d时......

    作者:邱玉芳;沙莉 刊期: 2005-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