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原《实用儿科临床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是以儿科临床与基础研究为主要报道内容的儿科学类核心期刊。本刊为儿科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精品科技期刊,被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Quick全文资料管理系统(FTME)、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波兰《哥白尼文摘》、W 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 PRIM)、美国《乌利希斯期刊指南》等国内外数十家权威数据库收录。本刊以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国内外儿科医疗、科研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新进展,促进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辟有述评、专家论坛、学术争鸣、热点、论著、小儿神经基础与临床、中西医结合、实验研究、儿童保健、误诊分析、药物与临床、综述、小儿外科、病例报告、临床应用研究、儿科查房、标准•方案•指南、指南解读、国际期刊快通道、医学人文等栏目。以各级医院儿科医务工作者,各高等医学院校、科研院所儿科医教研人员,各级图书馆(室)、科技情报研究院(所)研究人员等为读者对象。欢迎广大儿科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科教研人员踊跃投稿。本刊为半月刊,A4开本,80页,无光铜版纸印刷,每月5日、20日出版。CN 10-1070/R,ISSN 2095-428X,CODEN SELZBJ,Dewey #:618.92。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36 - 102,国外邮发代号:SM1763。可通过全国各地邮局订阅,也可与本刊编辑部直接联系订阅邮购。国内定价:10.00元/期,240.00元/年;国外定价:10.00美元/期,240.00美元/年。欲浏览本刊或有投稿意向,请登录本刊网站(http://www.zhsyeklczz.com),网站提供免费全文下载。联系地址:453003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601号新乡医学院《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部。联系电话:0373 -3029144,0373 -3831456;传真:0373-3029144;电子信箱 syqk@ chinajournal.net.cn。请优先登录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网站(http://www.medline.org.cn)首页的“稿件远程管理系统”投稿。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428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1070/R
邮发代号: 36-102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82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428X
- 国内刊号:10-1070/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妊娠期母亲糖耐量减低对其新生儿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期孕妇糖耐量减低(GIGT)对其新生儿脐血血清脂联素(APN)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并比较18例GIGT孕妇的新生儿及50例糖耐量正常(NGT)孕妇的新生儿脐静脉血血清APN水平,二组新生儿于娩出后1h测末梢血糖.结果GIGT组新生儿脐血血清APN水平显著高于NGT组[(61.06±16.85)mg/Lvs(48.04±15.47)mg/L,t=2.38P<0.05],而......
作者:戚小红;田莉莉 刊期: 2007- 14
-
肠三叶因子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鼠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目的探讨肠三叶因子(ITF)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新生大鼠肠黏膜组织IL-6水平的影响,分析ITF对NEC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新生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8只,正常对照组(A组);NEC模型组(B组);NEC模型后予以皮下注射9g/L盐水0.2mL(C组);NEC模型后予以皮下注射ITF0.2mg(D组).取近回盲部1~2cm肠道组织固定包埋、切片、HE染色做病理学检查,其他肠道组织制备......
作者:严彩霞;张丙宏;石磊 刊期: 2007- 14
-
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目的探讨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4月~2006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ABO溶血病287例.依据患儿出生后是否即刻行脐血溶血3项检查和是否静脉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分为4组:行脐血溶血3项检查者,分为常规Ⅰ组(23例)和丙种球蛋白Ⅰ组(丙球Ⅰ组,92例);未行脐血溶血3项检查者,分为常规Ⅱ组(43例)和丙球Ⅱ组(129例).分析4组基本状况(年龄、性别、出生体质量等)......
作者:李文斌;常立文;容志惠;卢红艳;蔡成 刊期: 2007- 14
-
Ⅱ型呼吸衰竭新生儿高频通气时呼吸力学动态监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Ⅱ型呼吸衰竭新生儿高频通气时呼吸力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Ⅱ型呼吸衰竭新生儿3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6例,对照组15例.观察组采用高频通气治疗并行呼吸力学指标监测,对照组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进行治疗.观察在高频通气治疗前及治疗后2、12、24、48h及撤机前患儿呼吸系统动态顺应性(C)、呼吸道阻力(R)、肺过度膨胀系数(C20/C)、每分通气量(MV)、平均呼吸道压(MAP)等指标并进......
作者:李翠玉;陈继昌;陈红兵;覃文华;龙苹;蒋永江 刊期: 2007- 14
-
败血症新生儿外周血可溶性E-选择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E(sE)-选择素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判断病情、分析预后的价值.方法败血症组36例和非感染组22例均在入院初及恢复期采空腹静脉血行外周血sE-选择素和CRP测定,败血症组在入院接受抗生素治疗前作血培养.健康对照组(26例)一次性采血测定sE-选择素和CRP.结果败血症组sE-选择素水平[(29.63±9.88)μg/L]明显高于非感染组[(16.41±8.90)μg/L]和健......
作者:郝玲;杨恒伟;李艳芝;刘桂玲;高静;李彦敏 刊期: 2007- 14
-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目的探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50例中、重度HIE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持续72h.观察治疗后二组头颅B超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RI)和生后5~7d及28dNBNA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48%(12/25例)vs28%(7/25例),中度HIE有效率68.75%(11/16例......
作者:孙健伟;康莺歌;张家洁;于凤琴;马占敏;崔建坡;孙岩 刊期: 2007- 14
-
尼莫通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学习和记忆的影响
目的观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对新生大鼠远期学习和记忆的影响及尼莫通治疗效果,探讨HIBD影响学习记忆的机制.方法选择7d龄Wistar大鼠49只.其中34只通过接扎左侧颈总动脉、吸入氧体积分数为(80±5)mL/L的氮氧混合气体2h,制作新生大鼠HIBD模型.制模后的大鼠随机分为HIBD组(21只)、尼莫通治疗组(13只).余大鼠为正常对照组(15只).尼莫通用量为160μg/kg,腹腔注......
作者:王作军;谢集建;李涛;吕义荣;潘军;陈宝芳 刊期: 2007- 14
-
新生儿换血治疗的血源性铅暴露
目的探讨新生儿换血治疗中使用血库血的铅暴露危险性.方法2006年6~12月对本院新生儿科37例因高胆红素血症进行换血治疗的新生儿进行换血前后血铅水平监测,并对换血使用的53份血库血进行血铅检测.血铅测定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结果53份血库血平均血铅水平为101.02μg/L,已处于铅中毒水平;而高血铅(≥100μg/L)的血库血占28.5%(15/53份),其中3份血库血样本血铅量≥200μg......
作者:谢玲;成求国;莫丽亚;黄彩芝;胡彬;江训良 刊期: 2007- 14
-
胃液检查在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胃液检查在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05年9~12月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母婴医学中心NICU中日龄≤72h且有围生期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120例.均在出生1h内开奶前行胃液涂片镜检、胃液细菌培养检查.按患儿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分为确定感染组、临床感染组及非感染组.以统计学方法分析胃液检查在新生儿早期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胃液涂片镜检、胃液细菌培养2个感染组与......
作者:肖群文;梁琨;贺湘英;李琪;徐静;段江 刊期: 2007- 14
-
早产大鼠高氧肺损伤组织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的动态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脱氢酶亚单位1、2、5在早产大鼠高氧肺损伤组织中的动态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早产新生大鼠生后1d随机分为高氧和空气组,高氧组持续暴露于850mL/L氧气中,空气组置同一室内常压空气中.分别取二组大鼠高氧或空气暴露后1、4、7、10和14d肺组织标本,采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RT-PCR法在mRNA水平检测NADH脱氢酶亚单位1、2、5的表达.......
作者:彭琼玲;常立文;卢红艳;蔡成;姜娜;李文斌 刊期: 2007- 14
动态资讯
- 1 不明原因智力低下/脑发育迟滞患儿的拷贝数变异研究
- 2 肾积水大鼠模型肾脏CD4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的意义
- 3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Emery-Dreifuss肌营养不良一家系研究并文献复习
- 4 早期新生儿病理性气胸的围生因素分析
- 5 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治疗及进展
- 6 小儿结、直肠广基息肉的内镜下套扎治疗
- 7 吸入疗法对支气管哮喘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 8 肺炎并脓毒症患儿血清转铁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检测的意义
- 9 农村脑性瘫痪患儿51例早期干预不良的原因及对策
- 10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基因-2518A/G多态性与Tourette综合征的关联性
- 11 淮海地区汉族苯丙酮尿症患儿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分析
- 12 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检测结果分析
- 13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不同尿蛋白排泄状态下血脂代谢特点
- 14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表达
- 15 重症肌无力危象并呼吸衰竭1例
- 16 小儿CT增强技术的应用
- 17 内外板分切精准包皮成形治疗小儿包茎及包皮过长
- 18 新生儿持续性房性心动过速1例
- 19 基于多模态数据的早产儿脑功能发育监测及脑损伤诊断的应用前景
- 20 B淋巴细胞特异单克隆鼠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基因1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