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原《实用儿科临床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是以儿科临床与基础研究为主要报道内容的儿科学类核心期刊。本刊为儿科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精品科技期刊,被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Quick全文资料管理系统(FTME)、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波兰《哥白尼文摘》、W 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 PRIM)、美国《乌利希斯期刊指南》等国内外数十家权威数据库收录。本刊以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国内外儿科医疗、科研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新进展,促进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辟有述评、专家论坛、学术争鸣、热点、论著、小儿神经基础与临床、中西医结合、实验研究、儿童保健、误诊分析、药物与临床、综述、小儿外科、病例报告、临床应用研究、儿科查房、标准•方案•指南、指南解读、国际期刊快通道、医学人文等栏目。以各级医院儿科医务工作者,各高等医学院校、科研院所儿科医教研人员,各级图书馆(室)、科技情报研究院(所)研究人员等为读者对象。欢迎广大儿科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科教研人员踊跃投稿。本刊为半月刊,A4开本,80页,无光铜版纸印刷,每月5日、20日出版。CN 10-1070/R,ISSN 2095-428X,CODEN SELZBJ,Dewey #:618.92。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36 - 102,国外邮发代号:SM1763。可通过全国各地邮局订阅,也可与本刊编辑部直接联系订阅邮购。国内定价:10.00元/期,240.00元/年;国外定价:10.00美元/期,240.00美元/年。欲浏览本刊或有投稿意向,请登录本刊网站(http://www.zhsyeklczz.com),网站提供免费全文下载。联系地址:453003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601号新乡医学院《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部。联系电话:0373 -3029144,0373 -3831456;传真:0373-3029144;电子信箱 syqk@ chinajournal.net.cn。请优先登录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网站(http://www.medline.org.cn)首页的“稿件远程管理系统”投稿。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428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1070/R
邮发代号: 36-102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82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428X
- 国内刊号:10-1070/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川芎嗪对幼鼠缺血-再灌注视网膜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幼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评估其在幼龄视网膜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2只3周龄幼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阴性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川芎嗪治疗组.采用眼内灌注法前房灌注9g/L盐水制成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川芎嗪治疗组于缺血前30min与再灌注2h按10mg/kg腹腔内注射川芎嗪注射液;阴性对照组于缺血前30min和缺血后2h分别腹腔注射等体积9g/L盐水.各......
作者:靳隽;卢娜 刊期: 2007- 16
-
银苓Ⅰ号对铅处理Vero细胞活力和氧化损伤的影响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银苓Ⅰ号对铅处理Vero细胞活力和氧化损伤的影响作用.方法通过细胞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测定,观察银苓Ⅰ号对铅处理Vero细胞活力和氧化损伤的影响.结果Vero细胞暴露在125μmol/L醋酸铅环境中时,细胞活力显著降低,细胞培养液中SOD活性下降、MDA量增加;用不同质量浓度银苓Ⅰ号干预后,细胞活力、细胞液SOD活力均升高,MDA量降低.结论银苓Ⅰ号对铅......
作者:盛凯;张国成;许东亮 刊期: 2007- 16
-
2006年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
2006年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已于2006年11月13日正式发表.新版GINA建议采用新的疾病严重度分级方法,将疾病分成控制、部分控制和未控制,提出了根据症状控制程度采用5级不同强度的治疗方案,并对≤5岁儿童哮喘的诊治进行了专门阐述.本文对新版GINA中的主要观点和与儿童哮喘相关的内容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洪建国 刊期: 2007- 16
-
重症监护病房肺部真菌感染40例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儿童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儿童医院ICU2003年1月~2007年1月4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儿抗生素、激素和侵入性操作使用情况及其防治与转归.结果40例患儿均有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史,75%患儿接受过侵入性操作或治疗,平均住院时间长(37.8d).其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病原以白色念珠菌居首,占80%,曲霉菌属......
作者:蔡小芳;孙继民;李文斌 刊期: 2007- 16
-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冠状动脉改变的关系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CP)感染是否引起冠状动脉病变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对52例1个月~10岁5个月CP感染患儿进行血清CP-IgM、CP-IgG、IL-6和三酰甘油(TG)等检测,行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测定,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病变.观察CP感染及不同水平的IgM、IgG、IL-6、CRP、TG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CP-IgG阳性28例,CP-IgM阳性21例,IgM和IgG......
作者:祝国红;鲍兴儿;叶芳;陈志敏;陈黎勤 刊期: 2007- 16
-
首次喘息患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喘息再次发生的关系
目的探讨首次喘息患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表达及其与喘息再次发生的关系.方法首次发生喘息的肺炎患儿108例(喘肺组),普通支气管肺炎患儿121例(肺炎组),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其ACE基因D/I多态性分布;对喘肺组患儿随访1年,记录喘息再次发生的例数和人次数.结果喘肺组、肺炎组DD、DI、II表达分别为48、26、34例;30、30、61例,二组间有显著差异(x2=11.41......
作者:张建华;丁云芳;吴良霞;徐敏;吴珉;王子才;盛锦云 刊期: 2007- 16
-
RNA干扰技术与利巴韦林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效应
目的比较RNA干扰(RNAi)技术与利巴韦林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效应,探讨RNAi技术体外抑制RSV的有效性.方法用成功构建的表达载体pshRNA7816及利巴韦林处理HEp-2细胞,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实验检测pshRNA7816、利巴韦林的细胞毒性和对RSV感染后细胞的保护作用;通过显微镜观察pshRNA7816及利巴韦林对RSV感染细胞病变的抑制效率.结果pshRNA7816对HEp......
作者:崔玉霞;王予川;王莉佳;杨锡强 刊期: 2007- 16
-
组胺激发试验结合呼吸道阻力测定在学龄前儿童哮喘诊断和疗效判定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组胺激发试验结合呼吸道阻力测定在学龄前儿童哮喘诊断和疗效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意大利MEFARMB3激发仪和德国产Microloop肺功能仪对42例哮喘(其中支气管哮喘27例,咳嗽变异性哮喘15例)和21例健康对照组儿童进行组胺激发试验和呼吸道阻力测定,比较其差异并评价在疗效判定中的价值.结果呼吸道阻力比值在健康对照组为(97.11±9.09)%,哮喘组为(229.37±57.48)%......
作者:元熙哲;李红子;金政;聂玲 刊期: 2007- 16
-
重症监护病房婴幼儿重症肺炎细菌学监测及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痰液细菌培养对婴幼儿重症肺炎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对PICU270例重症肺炎婴幼儿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负压吸取下呼吸道痰液,将合格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分析.结果痰培养检出细菌167株,阳性率为61.85%.其中革兰阳性球菌81株(48.50%),革兰阴性杆菌79株(47.31%),真菌7株(4.19%);以化脓性链球菌[41株(24.55%)]和肺炎克雷伯杆菌[39株(23.35%)]......
作者:罗海燕;祝益民;李贵南;肖政辉;李先斌 刊期: 2007- 16
-
病毒性肺炎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免疫球蛋白M抗体检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IgM抗体对婴幼儿病毒性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婴幼儿病毒性肺炎108例(间质性肺炎76例,毛细支气管炎32例)和健康对照组40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lF)检测其血清RSV-IgM抗体.结果间质性肺炎患儿血清RSV-IgM抗体阳性率48.68%(37/7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RSV-IgM抗体阳性率为25.0%(8/32例),二组有显著性差异(x2=5.20P<......
作者:谭立明;段风英;彭卫华;王园园;李华;刘宁;李国林;王外梅 刊期: 2007- 16
动态资讯
- 1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缺氧胚脑皮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 2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早期干预治疗
- 3 计算机X线断层照像术在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意义
- 4 脑脊液中找肿瘤细胞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应用价值
- 5 扩张型心肌病患儿线粒体DNA点突变研究
- 6 回肠系膜原发性平滑肌肉瘤1例
- 7 两种吸入方式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
- 8 中间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贫血患儿基因型及临床特点
- 9 膳食纤维与儿童肠道发育
- 10 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发病机制及治疗对策研究进展
- 11 早产儿胎膜早破与呼吸窘迫综合征
- 12 Podocin在多柔比星肾病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 13 儿童结核病的治疗进展
- 14 Caroli病2例
- 15 小儿脑性瘫痪共患癫痫研究进展
- 16 托恩布洛芬口服混悬液退热的疗效
- 17 影响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术病死率的危险因素
- 18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随访
- 19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并骨病36例
- 20 小儿喉乳头状瘤1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