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原《实用儿科临床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是以儿科临床与基础研究为主要报道内容的儿科学类核心期刊。本刊为儿科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精品科技期刊,被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Quick全文资料管理系统(FTME)、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波兰《哥白尼文摘》、W 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 PRIM)、美国《乌利希斯期刊指南》等国内外数十家权威数据库收录。本刊以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国内外儿科医疗、科研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新进展,促进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辟有述评、专家论坛、学术争鸣、热点、论著、小儿神经基础与临床、中西医结合、实验研究、儿童保健、误诊分析、药物与临床、综述、小儿外科、病例报告、临床应用研究、儿科查房、标准•方案•指南、指南解读、国际期刊快通道、医学人文等栏目。以各级医院儿科医务工作者,各高等医学院校、科研院所儿科医教研人员,各级图书馆(室)、科技情报研究院(所)研究人员等为读者对象。欢迎广大儿科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科教研人员踊跃投稿。本刊为半月刊,A4开本,80页,无光铜版纸印刷,每月5日、20日出版。CN 10-1070/R,ISSN 2095-428X,CODEN SELZBJ,Dewey #:618.92。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36 - 102,国外邮发代号:SM1763。可通过全国各地邮局订阅,也可与本刊编辑部直接联系订阅邮购。国内定价:10.00元/期,240.00元/年;国外定价:10.00美元/期,240.00美元/年。欲浏览本刊或有投稿意向,请登录本刊网站(http://www.zhsyeklczz.com),网站提供免费全文下载。联系地址:453003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601号新乡医学院《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部。联系电话:0373 -3029144,0373 -3831456;传真:0373-3029144;电子信箱 syqk@ chinajournal.net.cn。请优先登录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网站(http://www.medline.org.cn)首页的“稿件远程管理系统”投稿。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428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0-1070/R
邮发代号: 36-102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820.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428X
- 国内刊号:10-1070/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急性肝内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大鼠模型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急性肝内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α-异硫氰酸萘酯(ANIT)50mg/kg一次灌胃,建立急性肝内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灌胃后大鼠24、48、72h肝组织中ICAM-1mRNA表达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血清总胆红素(TB)、结合胆红素(DB)、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取大鼠肝组......
作者:丁艳;黄志华;赵雷;梅红 刊期: 2008- 07
-
苦参碱注射液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苦参碱注射液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CMV)肝炎的疗效.方法CMV肝炎患儿42例随机分成2组:苦参碱注射液治疗组22例与更昔洛韦治疗组20例.苦参碱治疗组用苦参碱注射液(20~25mg/d)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间隔7~10d后,用苦参碱注射液20~25mg/d静脉滴注,1次/d,连用5d,共2、3个疗程.更昔洛韦治疗组用更昔洛韦15mg/(kg·d)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d.......
作者:谢丹宇;袁转弟;林国敬;彭珊璐 刊期: 2008- 07
-
维生素A与儿童腹泻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A(VitA)水平与腹泻病的关系.方法血清VitA水平测定方法是在暗光条件下采集患儿入院次日、入院第7天及健康儿童晨起空腹指血,以3000r/min分离血清,置-20℃冰箱避光冻存.用美国Sigma公司生产的VitA标准血清,日本岛津RF-540荧光分光光度计,在激发光波长330nm,发射光波长480nm处测定.平均回收率102.4%,变异系数2.0%.分析本院收治的205例腹泻......
作者:孙吉萍;赵慧欣;谈藏文;吴光驰 刊期: 2008- 07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患儿胃黏液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儿胃黏液蛋白MUC5AC和MUC6的表达.方法2005年1月-2006年6月对有反复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嗳气、纳差等消化道表现,临床诊断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而行胃镜检查的66例患儿.男39例,女27例;年龄(8.8±3.0)岁.以快速尿素酶试验及Hp-PCR检测Hp感染,并根据Hp感染与否分为Hp感染组和非Hp感染组.HE染色对其进行病理学检测,用RT-PC......
作者:刘志峰;郝理华;何祖惠 刊期: 2008- 07
-
儿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产酶及药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近2a儿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E.coli)腹泻的病原菌分布、药敏情况及耐药与产酶间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集保存的31株E.coli分别采用表型确证法检测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表型筛选法检测头孢菌素(AmpC)酶及药物纸片法检测其药敏情况.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18株、产毒性大肠杆菌8株、侵袭性大肠......
作者:赵兰兰;朱朝敏;张爱华 刊期: 2008- 07
-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表达
目的检测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mRNA在先天性巨结肠(HD)患儿不同肠段中的表达.方法收集42例经病理诊断为HD的标本(每例患儿的无神经节细胞肠段和神经节细胞正常肠段全层肠组织).男33例,女9例;年龄2个月~10岁,实验标本均为散发病例,全部取材经组织病理学检测符合HD诊断,包括常见型30例,短段型12例.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42例HD患儿手术标本狭窄段、移行段和扩张......
作者:侯豫;杨烨;赵新;仝海霞;王宝西 刊期: 2008- 07
-
胆道闭锁和淤胆型肝炎患儿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比较
目的比较胆道闭锁与淤胆型肝炎患儿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以发现二者的差异蛋白质分子.方法收集60日龄前就诊、经手术证实为胆道闭锁和经过治疗、随访排除胆道闭锁的其他淤胆型婴儿肝炎患儿各21例的血清,采用弱阳离子交换蛋白质芯片(WCX2)为检测介质,经表面加强激光解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测定,得到蛋白质指纹图谱,并运用BioMarkerWizard软件分析比较.结果在质荷比(m/z......
作者:杨天娇;王晓红;郑珊;朱启镕;王建设 刊期: 2008- 07
-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肠壁缝隙连接蛋白43的分布
目的观察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在先天性巨结肠(HD)肠壁中的分布,探讨Cx43与HD发病的关系.方法HD患儿42例.男33例,女9例;年龄2个月~10岁.均为散发病例,全部取材经组织病理学检测符合HD诊断,包括常见型30例,短段型12例;其中并回肠闭锁1例,并先天性肠扭转不良2例.同时取5例肠套叠患儿(30d~8岁;男4例,女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42例经病理诊断为HD的......
作者:杨烨;侯豫;赵新;仝海霞;王宝西 刊期: 2008- 07
-
口服补液疗法的历史与现状
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疾病.急性腹泻导致脱水,而持续腹泻引起营养不良,所以腹泻是5岁以下儿童发病、营养不良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口服补液疗法大大降低了儿童急性腹泻病死率,拯救了发展中国家数以百万计腹泻患儿的生命.现就口服补液疗法的历史与现状作一介绍.......
作者:叶礼燕;唐向国 刊期: 2008- 07
-
新基因NYGGF4在肥胖患儿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验证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验证新基因NYGGF4在肥胖患儿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NYGGF4的生物信息学特征.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验证肥胖与健康儿童脂肪组织中NYGGF4基因的表达差异,应用DNAStar、Blast、ProtParam、SOPMA、TargetP、TMHMM、ProtScale、SOSUI、InterproScan和SMART等软件或数据库分析NYGGF4的核苷酸基本特征......
作者:邱洁;郭锡熔;李晓南;王玢;倪毓辉;张敏;吴伟玲;陈荣华 刊期: 2008- 07
动态资讯
- 1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及治疗
- 2 1,6-二磷酸果糖对大鼠缺血性心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 3 美林混悬液的临床疗效观察
- 4 喂养不耐受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早期胃肠喂养方法
- 5 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
- 6 假性癫(癎)发作的临床及动态脑电图分析
- 7 儿童和青少年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
- 8 1,6-二磷酸果糖对新生儿窒息疗效及其对血清酶的影响
- 9 苦参碱上调K562细胞γ珠蛋白 mRNA表达和诱导红系分化
- 10 儿童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诊治进展
- 11 西沙比利治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疗效观察
- 12 极早产儿生理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病率及短期预后
- 13 胎儿心肌细胞端粒相关蛋白的表达
- 14 凝血酶气管内给药治疗新生儿肺出血
- 15 儿童颅内肿瘤CT诊断与误诊分析
- 16 儿童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治疗及预后研究进展
- 17 儿童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医嘱顺从性和行为干预探讨
- 18 新生儿黄疸240例
- 19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特应性体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免疫球蛋白E和白细胞介素17水平的影响
- 20 儿童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基因诊断